网络规划与设计
# 网络规划与设计
# 12. 网络规划与设计
# 12.1. 综合布线技术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 SCS):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通信物理平台,集成了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的传输功能,消除了原有通信线路在传输介质上的差别。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智能大厦布线系统(IBS)、工业布线系统(IDS)
综合布线技术分为六大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终端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包括信息插座、跳线、适配器。 要求:
- 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保持在30~150cm的距离。
- 信息插座距地面一般在30cm , 面积为9
。 - UTP/STP布线距离为10m 。
水平子系统: 各个楼层的接线间配线架到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的电缆构成。在结构化布线中,水平子系统起支线作用,它将用户端通过线缆连接至配线架上。UTP/STP布线距离为90m 。
管理子系统: 对布线电缆进行端接和配线管理的子系统,通常设置在楼层的配线间内。由交联设备(双绞线配线架、光纤配线架) 集线器和交换机等交换设备组成。
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 连接管理间和设备间的子系统。—般由多对数的光缆和双绞线组成。 设备间子系统:用于安放网络关键设备。 要求:
- 湿度要求在20%-80°,温度20-30℃。
- 综合考虑配电、安全接地和消防等因素。
建筑群子系统: 由连接楼群之间的通信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组成。布线距离光纤一般2000米,STP为800 米,UTP为700米。 综合布线测试参数:
- 双绞线: 最大衰减值、回波耗损限值、近端串扰衰减值、开路、短路、是否错对。
- 光纤: 最大衰减值、回波耗损限值、波长窗口参数、时延、长度。
# 12.2. 网络系统建设
根据五阶段迭代周期模型, 网络系统建设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产生一份需求规范说明书,需要管理者与设计者签字,这是规避网络建设风险的关键。
- 现有网络体系分析,即通信规范分析。该阶段给出一份通信规范说明书,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
-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即逻辑网络设计。
- 确定网络物理结构,即物理网络设计。
- 安装与维护。
# 12.3. 网络结构设计
层次化网络设计经典的三层模型,是将网络分为核心、汇聚和接入层。
- 核心层:提供不同区域或者下层的高速连接和最优传输路径,主要设备是高端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设计原则:核心层由于其重要性应采用冗余组件设计,使其具备高可靠性,能快速适应变化。核心层拥有高可靠性、高带宽和高吞吐率。尽量避免数据包过滤和策略路由等降低数据包转发处理的机制, 以实现数据包的高速转发。
- 汇聚层:将网络业务连接到接入层,并且实施安全、流量负载和路由相关策略。主要设备是实现策略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汇聚层主要完成协议转换、策略路由、流量控制等。 设计原则:汇聚层时核心层与接入层的分界点,尽量将出于安全原因对资源的访问控制及出于性能原因对核心层的流量控制都在汇聚层实施。
- 接入层:为终端用户访问网络提供接入。主要设备是低端交换机。 设计原则:接入层主要解决相邻用户之间的互访,为这些互访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及足够的带宽。同时还负责—些用户管理功能( 如地址认证、用户认证、计费管理) 和用户信息收集(IP 与MAC 绑定、访问日志)工作。 除此之外网络设计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物理层技术设计、局域网技术选择及应用、广域网技术选择及应用、地址设计和命名模型、路由协议选择、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逻辑网络设计文档。
上次更新: 2024/05/11, 03:55:33